久处闹市,整天给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片刻难息的喧噪弄得神经紧张、神情烦躁,总想寻得一处清净之地,享受一番自然之乐。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取舍其实都是两难,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名利,悠然南山。
更多的与我一样,闲暇去寻觅和享受短暂的纯净时光,无忧,无虑,无喧,无燥。
烟雨时节的查济古村,定能温润你我柔软时光。
摄影/菱湖夜月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正是皖南烟雨时节,查济古村的盛名,引诱着我怎么地也得去欣赏与享受一番,那还犹豫什么,就这样出发吧。
摄影/菱湖夜月
从古城安庆出发,一过长江大桥,进入皖南山区,景色大不一样,远山烟雨蒙蒙,山麓田舍清新,菜花黄、麦苗青。
摄影/菱湖夜月
一路穿行在天然水墨画中,近200公里的路程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与无聊,一路所见的山皆不知名,细雨被风扯成雾状烟状在山坳里飘渺,恍如仙境,心下已有冲动,做一回误入桃源的武陵人。
摄影/菱湖夜月
到啦,到啦,查济古村,我来啦。
溪水,石桥,鹅鸭,烟雨……这就是迎接客人的方式。
没有司空见惯的那些知名水乡的热情与商业气息,住宿的客栈少,吃饭的酒家少,来往的行人也少,清静,纯净。
摄影/菱湖夜月
查济(Zha Ji),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
摄影/菱湖夜月
江南的水乡总是小桥流水人家,如此不变的主旋律,久了便也腻烦。再看查济,一入眼,便感清新自然,古朴中透着纯净。黛瓦青墙,即便是生出些许青苔,也有简洁素净之感,不失本身自有的韵味。它,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在悠久的时光中,将一段段的往昔故事慢慢淡化,掩于岁月,留于记忆。
摄影/菱湖夜月
位于皖南泾县城西60公里,始建于隋初,至今己有一千三百八十余年历史的査济村是一处被世人遗忘的皖南最大的古民居,古村依山傍水而建,徽派民居绵延数公里。这个村子像个迷宫一样,数不清的巷子让你不知身在何处,又像这里已经走过了。但查济的巷子又处处相通,七弯八拐终有出口。脚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踩磨得溜光锃亮,记录着古老的印迹。
摄影/菱湖夜月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 群山合抱如臂,温情地环住古村,也护佑着这千年查济。
没有身处异地之感,似乎不是初临,而是重来。沿着溪流缓缓行走,被静谧的气息包围着,仿佛是多年前自己的老家,在喧嚣红尘里失散多年的故地。
摄影/菱湖夜月
沿溪游走,雨天的石板路湿漉漉的,一下就安宁下来。眼睛所及,无一处不觉得美,且美的自然。游客不多,也没有商业的喧闹,似乎这小巷里某处木门后,便有微笑着等待你去的亲人。
摄影/菱湖夜月
带着一颗心,一双眼,一份闲情,一架相机,一次开启的漫游状态。没有纷杂的世事相扰,抛却愁绪与烦心,就这样安静和平地走走停停,惬意舒畅。
摄影/菱湖夜月
雨巷深处,遇见了一位秀挽青丝,款款而至的女子。
摄影/菱湖夜月
春雨时断时续,山峦若隐若现,步履渐行渐远
摄影/菱湖夜月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初春的查济古镇,透着江南特有的滋润,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丹青。远山、近水、人家,浸染在水墨里,让人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斑驳的墙瓦,老旧的门槛,磨损的雕栏画栋,印刻着似水流年的痕迹与沧桑。
摄影/菱湖夜月
查济,还可以再去。去查济,不像游玩,倒像是回村一样自然。除了有别于土家吊脚楼的徽式建筑,景色于我,其实真的如同走在最熟悉的家乡一样,山水的亲近不仅仅是一次放松了,也是一次回归般的贴近故乡。像孩子自然的抱住母亲的脖子,用脸颊亲昵的摩蹭。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对一个陌生地方,产生了想留下来的念头。查济,就是你啦。走走停停,这江南烟雨进了眼,入了心,满足的离开,想着还来!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